為什么自動駕駛總是感覺未來已來,但還沒有見到?韓旭認為,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技術和系統穩定性上。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玄璇
編輯|馬吉英
當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被置于風口浪尖,文遠知行創始人、CEO韓旭9月11日在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21(第二十一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表示,機器會比人類開車更安全一些。
“根據交通事故分析,車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醉駕、疲勞駕駛、分心駕駛、超速。機器永遠不會做這些事情。”韓旭說道。
但前提是,技術足夠成熟。為什么自動駕駛總是感覺未來已來,但還沒有見到?
韓旭認為,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技術和系統穩定性上。文遠知行在廣州進行自動駕駛運營,廣州多雨的氣候、多河流的地形,讓文遠知行解決了自動駕駛在暴雨中的行駛問題,以及在隧道這種沒有GPS(全球定位系統)、GNSS(衛星導航系統)的區域內自動駕駛的定位問題。
“最終我們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車上沒有安全員、遠程沒有安全監督員的情況下進行真正的純無人駕駛。”韓旭表示,公司目前已在小范圍內進行了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測試,文遠知行也是中國第一家同時拿到中美兩地自動駕駛全無人測試許可的公司。
當下,文遠知行正在拓展更豐富的場景。9月9日,文遠知行宣布將聯合江鈴汽車、中通快遞等合作伙伴,正式進軍同城貨運領域,共同推進Robovan的前裝量產和商業化落地。這是文遠知行首次進入無人貨運市場。此前,文遠知行已經落地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無人駕駛微循環小巴車(Mini Robobus),總計完成了超過70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里程。
以下是韓旭此次演講的主要內容:
無人駕駛的意義
對一些人來說,無人駕駛是存在爭議的。我在創建文遠知行之前,是密蘇里大學的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看問題時,我希望從問題本質出發,看這件事對人類社會發展甚至是人類文明是否有意義。
我相信,百年或千年后看回來,今天我們所做的事情依然會讓大家覺得無人駕駛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文明的最高峰。無人駕駛讓出行更加安全、經濟、方便、舒適,解決由于老齡化問題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那么,用機器代替人是不是可以讓開車變得更安全?答案是:是的。正常情況下人開車都是很安全的,但是根據交通事故分析,車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醉駕、疲勞駕駛、分心駕駛、超速。
機器永遠不會做這些事情,當機器可以開車了,的確會比人更安全一點。
另外,我認為長時間開車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事情。由于生活壓力,出租車司機、長途大貨車司機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很多的人都會患上職業病。我們希望能讓機器來長時間開車,把人解放出來。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我們認為如果能夠給大家提供更私人的出行空間,能夠更好地阻止病毒的傳播。我非常自豪的一點是,在6月3日到6月23日廣州荔灣區封控期間,我們用文遠知行自動駕駛小巴車,為封控區內15萬名居民運輸生活必需物資。6月3日晚上11點我們接到廣州市委辦公室的通知,晚上11點多開始自動駕駛采集地圖,6月4日早上七點發出了第一班自動駕駛小巴車,連續20天出車超過500次,運送超過2萬件物資,總共運輸重量超過100噸。我們運輸的物資包括呼吸機、抗癌藥、嬰兒奶粉、各種藥品等。
沒有任何人員進入到封控區,這樣避免交叉傳染,避免了人類安全員進入封控區時行程碼變成紅碼的問題。
這一次是真正使用高科技的力量來助力社會完成新冠疫情的抗疫工作。我們非常高興企業可以做一些科技向善的事情,這都是自動駕駛的巨大意義。
應用場景拓展
文遠知行是一家致力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目前已經在北上廣深、硅谷、圣何塞、鄭州、南京、武漢、安慶開了分部,員工超過700多人,也獲得了國際和國內一流資本的支持,擁有全球一流的自動駕駛技術。
我們剛剛發布了文遠知行和中通快遞、江鈴汽車合作打造的一款新產品,基于江鈴汽車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汽車Robovan,主要是用于城市內的物流貨運。
文遠知行的其他產品還包括和宇通合作開發的自動駕駛小巴車,這是中國第一款完全正向開發、前裝量產的L4級自動駕駛小巴車。這款車沒有油門,沒有剎車,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純無人自動駕駛設計的。目前最高車速40公里每小時,可以在開放道路進行行駛,已經在廣州、鄭州、南京等地開始了測試和開放性的試運營。另外還有自動駕駛出租車,已經在廣州安全運行了超過600天,向市民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未來我們也會擴展到廣州更大的地區,現在也開始在鄭州、南京嘗試一些服務。
要用自動駕駛真正解決大家的出行問題,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和主機廠、出行平臺進行密切合作,才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出行,這也是我們提出的鐵三角戰略合作模式。我們目前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和自動駕駛小巴車已經完成了超過70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里程。我們其實也在和車企、出行平臺合作,在各地成立出行公司,包括文遠粵行、文遠豫行、文遠蘇行、文遠楚行。
經過600多天的運營之后,我們和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合作發布了全世界第一份自動駕駛出租車的乘客滿意度報告??梢钥吹街袊丝蛯ψ詣玉{駛出租車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從用戶的角度上來說,大家對于自動駕駛的到來已經做好了準備。
待解難題
為什么自動駕駛總是感覺未來已來,但還沒有見到?主要問題還是在技術和系統穩定性上,這也是我們公司需要更加努力去解決的問題。
在技術方面,文遠知行在廣州進行自動駕駛的運營,廣州是一個多河的城市,有很多隧道,不可避免會對高清地圖的構建和自動駕駛車的定位產生影響。我們經過技術攻關已經完全解決了在隧道里,或者沒有GPS、GNSS情況下的定位問題。在廣州,我們也解決了暴雨中的行駛問題。在城中村,自動駕駛接受了這種非常復雜的路況考驗。另外,我們也實現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同時也完成了基于5G對于自動駕駛的遠程控制。
最終我們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自動駕駛車在車上沒有安全員、遠程沒有安全監督員的情況下進行真正的純無人駕駛,目前我們正在攻克這一難題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在小范圍內進行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測試,結果很好。而且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合法合規,文遠知行是中國第一家同時拿到中美兩地自動駕駛全無人測試許可的公司。
我們使用了很多傳感器,對無人車來說傳感器就像人類的眼睛,它可以看到周圍的物體,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自動進行路徑規劃、任務規劃。
自動駕駛也要保證安全,我們的電氣架構做到充分冗余,包括計算冗余、控制冗余,還有通訊冗余,其中一套設備壞了,其他設備還可以保證安全運作。我們使用“WeRide ONE”算法,基本上覆蓋城市快速路、高速路、城中村、隧道等各種復雜的狀況。中國的道路交通復雜程度是硅谷的30倍,這也說明在廣州的路測效率是硅谷的30倍。在這樣復雜的場景下進行自動駕駛測試,有利于收集到更有利的數據,提高自動駕駛技術。
最后,我們保證了數據的合法合規,不同城市的自動駕駛數據都存在了本地。我們也遠程對車進行監控和控制,在緊急情況下能夠保證車的安全。文遠知行和中國聯通合作進行了中國第一例、世界第二例通過5G網絡對無人車進行遠程操控的實驗。
我們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讓人類從非常繁重的開車勞動中解脫出來,把稀缺的勞動力用在更有益的地方,讓整個人類更加幸福,生活更美好。
值班編輯:周春林 審校:張格格 制作:崔允琰